文:趙俊傑
田野觀察
今天跟陳明暸老師約在王功漁港的海巡站集合,今天風很大,一路沿著堤岸,聽著風力發電所發出的聲音,仔細觀察會發現,與鹿港的風機長得很不一樣,看起來是不同廠商,不過這部分待確認。跟著老師走入潮間帶,看到一大片蚵田,三三兩兩陸續都有人在工作,另外也有看到兩三台鐵牛車、摩托車,老師熟練地穿梭,拿出工具帶我們體驗潮間帶採集的工作,老師分享彰化的海岸,因為泥沙淤積,形成潮間帶泥灘地,泥巴下也孕育了很多元的底棲生物,有招潮蟹、和尚蟹、角眼沙蟹、豆形拳蟹…等,以及各種不同類型的貝類。
要離開時,遇到一位大哥正在把一個大板子綁在摩托車上,老師向我們介紹板子的功能,進行潮間帶採集的時候,會將籠子放在板子上面,用拖行的方式,這樣就不用搬很重的東西走來走去,類似鐵牛車載運送的概念,大哥也很熱情的與我們閒聊,他說他自己是養蚵的,有空會去採赤嘴、文蛤等貝類生物,回家送人或自己吃。
田野感受
第一次參與潮間帶導覽課程,老師將潮間帶生態及生物特性介紹得非常詳細,不過之前對於生物的特性是完全沒概念,加上當下看到這片蚵田,享受著這裡的海風,實在讓人很興奮,所以對於老師艱深的知識分享,讓我有點消化不良。
這場體驗,開啟我對於彰化海岸、潮間帶產業的另類想像,如果只是去看風景、吹海風、拿工具亂挖、拍照打卡,就滿可惜的,這片海域、這塊泥灘地,擁有好多有趣的生物,不管是老師還是在這裡從事沿海產業的長輩,在這裡長期與他們相伴,見證了這塊土地的成長以及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。
沿海鄉鎮田野調查
- 日期:2022年05月06日 (五)
- 地點:芳苑鄉王功漁港潮間帶
- 關鍵字:蚵田、不一樣的風機、底棲生物
- 場景描述:風大、海水冰涼、海風很黏
- 居民互動情形: 由陳明瞭老師帶領我們到王功潮間帶認識底棲生物
- 地方特色:生物多樣性、底棲生物認識
田調位置